首先得说kindle商店中的原著版本根本没法看,格式全无目录全无!最好的还是下载古登堡上的版本。
这绝对是一本被人忽略的奇书!书中内容异常丰富,随处引用各个时代的编年史,地区史,罗马与拜占庭史,中世纪欧洲史,各国各时代的历史学家历史著作甚至作家及作品!作者在英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之间游刃有余。作者引经据典同时又能描绘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本身学识就是极其渊博的。
很多资料仅说这本书的出版年份是1915年,但具体出游的时间却没有提及。据在文中提及的一些线索推断游记时间应该是在1912年的春天到夏天,有些地点作者显然来过多次。书中2次提到“亚得里亚海那边的阿尔巴尼亚人起义”(第二章,第二十二章),正是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1912年阿尔巴尼亚起义,是年11月阿尔巴尼亚就宣布独立了,他所在的当时当地的本身都已成为历史!作者的另一本1911年出版的游记《塞壬之乡》(Siren Land)也非常有名,但国内似乎没有翻译出版。
这本书国内有2个译本:2006年的付志刚/周毅版,2015年翻译2017年出版的宋阳波版。老译本书名译作《古老的卡拉布里亚》,很有沧桑的感觉,但网上根本搜索不到老译本的任何电子版(pdf版都找不到),只有旧书有卖,不过也用不着看,因为错讹多的一塌糊涂,有些地方文不对题语句都不通顺(他们自己读起来从来没有疑惑过吗),有些地方竟然把原文直接丢掉不译,我后来发现这些被丢掉的简单名字后竟然还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故事(比如普罗达奇的约翰)!我是先读的《古老的卡拉布里亚》后来因为各种理解上的莫名其妙才发现的新译本,现在怀疑根本就是两个大学生译的,这本书太为难他们了!新译本整体上要好很多,但一些地方不加注释也是完全理解不了的,为什么有这么稀烂的翻译?显然就是因为作者也没搞懂历史背景!
书的第一章绝对不能忽视,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大有乾坤。它包含着至少两段异常丰富的中世纪欧洲史,涉及了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用了两种外国语言,超过两个重要的古代城市,牵扯两大宗教和两大种族的冲突,号称“中世纪世界大战”的两个时期,两大王国皇室的政治斗争,时间相距一千年的两个历史朝代。我仔细对比了新老译本与原文,都没有提及这些核心的元素,通过翻查搜索很多历史人物的wiki还有一些讲中世纪欧洲史通史类书才彻底搞明白牵扯其中的诸多细节。可以参看网上一篇极其详尽的第一章《撒拉逊人的卢塞拉》解读,它加注的是老译文,不过不影响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这本书真是绝佳的通过游历来了解历史文化的范例。如果游记都有如这般充实丰富,那绝对是人间至美享受!
通过查找才发现国内关于中世纪欧洲史的书非常之少,可谓奇缺!多的都是一些通史啊概论啊之类的书,如《牛津中世纪欧洲史》这些书也不是说不能看,也不是说书写的不好,而这种书都是总结性质的,表明观点的,它们没有具体的历史细节,诸如“腓特烈不仅继承了日耳曼的贵族传统,他将西西里世界性的文化化为己用”这种概述性的文字,他到底如何化为己用读者是无从知晓的。再加上翻译的水平,基本没有看的价值。
普通读者需要的是那些具体的史实细节呀,有故事有人物有线索有事件的描写呀,那些观点看法推测总结先往后放放吧!我们的出版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以为出版了这样的书籍就算是引进了文化促进了文明了吗?我现在才搞懂原来我们一直读的是英美视角的欧洲史,是英语国家翻译和理解的世界历史,是英美作者总结和提炼的故事,吸收的也只是人家消化后的残渣,能有什么营养呢?我们需要的是那些充满细节的著作原典,如书中提到过的各种意大利人的编年史,德国历史学家写就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这些通通都没有,听闻明年似乎会根据原文出版穆拉多利的《意大利编年史》,期待吧!
03:28于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