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片子《亡命大画家》还觉得挺有意思。一部轻喜剧,却有着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那对老基友去偷画的场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经纪人很有趣呀,看着狡猾世故其实却重情重义,在董事长面前巧舌如簧,好像观众都被说服了,恨不得让这个家伙来操办;在死后画展上潸然动情,语言朴实却打动人心,很有带入感,与后面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本来以为会是黑暗的结局,看完却是让人心中温暖。
读《单车囧途》
这本书英文全名是《You’ve Gone Too Far This Time, Sir!》,作者(Danny Bent)的骑行应该发生在2008.6-2009.1(书中的利奥波德餐厅爆炸事件正是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貌似还是当时沿途各地的新闻,虽然他不是首个长途骑行的人,但那个时候骑行的人应该也不是很多。这一点真的是特别赞赏欧美人,做事直接就是身体力行。如书中所言他真有自己的网站,没想到网站现在还能打开,多少08年的网站灰飞烟灭了啊。13年之后的今天不知道有没有人打破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同样有twitter,facebook, youtebe(都可在他的网站中找到)而且还一直保持着活跃,是和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同时代人啊。仔细想一想,这真是了不起!一个人完成了那样艰苦卓绝的壮举,很多年以后没人再知道我们芸芸众生,但他有可能因为这次堪称伟大的骑行和这本小书而被人们记起。
人生总是憾——观《简奥斯汀的遗憾》
看完这部片子深受感动,那种企图反抗却无法摆脱的挣扎,那种自由选择却无法被接受的孤独。贫困像强大的地心力的一样把一跃而起的人摔倒的冰冷的土地上,电影是如此细致的表现,以致我怀疑情节是不是作了艺术的夸大,于是还专门看了下奥斯汀的wiki。应该说片子还是比较忠实的反映了作家实际的生活状况的,但贫困程度应该没有影片中呈现的那么严重,她自小的家庭还是比较富足,实际是奥斯汀家没有瞧得上当初的勒弗罗伊,嫌“他们没有钱”,她的2个兄弟后来还都当上海军的将军,哥哥亨利也是作为银行家在伦敦创业的,所以家庭的底子着实不薄。但是影片表现的可是太感人了,破败的灶台和斑驳的墙壁的背景下,不得不整日困顿于农活的姐姐;为了改善家境四处奔波出版却仅换得些许的酬劳的主人公;还要忍受年轻人的嘲讽年老人的责备。选择婚姻其实就是选择让生活过得安稳还是辛苦,至于爱情那是别样的奢求。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
今天看《人间旅历》的前言,看看会提到哪些游记书籍或作家,开篇讲的是夏多布里昂,竟然还有他的中译本《前往美洲:夏多布里昂游记》,于是找到了丛书《世界著名游记丛书》还分了很多辑,立马先汇总这套丛书的所有书目!